標籤彙整: 魔術書籍

魔術師有限公司特別料理

The Magician’s LTD Cookbook

魔術師有限公司特別料理

首先對於 LTD 這個字大家可能不熟悉是什麼意思,這是 Limited 限制的意思,用在這邊是「有限公司」的意思,所以這本書的書名翻譯大概是『魔術師有限公司特別料理 』之類的名稱。

本書的點子是由魔術師 Jack Parker 所發想,並由 Andi Gladwin 撰寫,本書完成於 2006年12月,於 2007 出版,為何這邊要特別提到這些日期呢?

因為這本書的部分的收益將捐出作為專門研究白血病的經費,但令人難過的是~本書策展人 Jack Parker 也病逝於出書同年的七月,令人不勝唏噓。

魔術師 Jack Parker 被魔術圈開始熟悉是因為他加入了當年的 TSD ( The Second Deal )論壇,在論壇當中發表了一些他的創作,並於 2006 年六月的 Genii Magazine 個人專輯當中嶄露頭角,他的創作除了在 Genii 雜誌上可以看到外,就是也由 Andi Gladwin 協助撰寫編輯的 52 Memories 這一本書了,這一本書我們之後有機會再來介紹。(附帶一提的是,這本書是少見紙牌魔術書籍當中全彩印刷的書,非常有趣。)

這本書獻給那些正在與白血病奮戰、以及未能於這場戰爭中獲勝的人。

這是一本蒐集他們倆魔術師好友程序的書,提供的作者都是紙牌魔術上響噹噹的人物,大概有 David Acer 、 Allan Akerman 、Peter Duffie 等人,但由於書名當中的 Limited 這個字的關係,每個人最多使用四種手法或是原理,並且都必須是沒有發表過的程序,以食譜書籍的觀點來看,本書嚴格了限制食材與調味料,這些基本食材有:

  • 迫牌
  • 換牌
  • Spread Cull
  • 假切假洗牌
  • 選牌後控牌(如 完美洗牌)
  • 假數牌
  • 基本變牌
  • 控制( 如 PASS )
  • 多重翻牌
  • 道具牌
  • 主廚獨家配方→獨門手法

基於嚴格的限制,那我們能得到什麼?是無止盡的啟發,是的,這一本書當中給人最多的就是啟發你的創作力,基於限制,人們反而能夠更加的刺激想像力,本書目錄中收錄了 23 個魔術師的 23 個程序,但巧妙的在封底也有一個互動的魔術,所以總共 24 個程序,薄薄的一本書,內容卻是精彩無比。

這邊也請讀者自己想想,如果是你,在這樣的限制之下,你能夠創作出什麼樣的程序,也許我們也能一起集合大家的點子,出一本專屬於我們自己的「魔術師有限公司特別料理」。

這邊來說說這本書當中幾個有趣的效果,大概有 Open Prediction 效果的 Double Open Prediction(台灣的黃鈺棠「不能解釋的魔術」一書中也有類似的程序) 、觀眾洗完牌立刻將整副牌變成即席 MD的程序,邀請觀眾上台當作魔術師跟一大群觀眾互動的程序,這是一本不論你是手法派、原理派都可以在這當中找到你喜歡的程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不會給你表演程序的台詞,頂多提一下互動的過程而已,這一點有些人喜歡,有些人抱怨,但我自己是蠻喜歡的,魔術書籍最棒的就是讓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腦中構建屬於自己的表演程序,這才是魔術中最美妙的事情,同樣的魔術一百個人表演就應該要有一百種不同的感覺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還有因為嚴格了限制調味料的部分,因此他們在 每一個使用的基本手法都提供非常嚴謹的註解( Credit ),如果你對程序當中提到的某個手法特別有興趣,針對註解提供的資訊下去挖,寶物幾乎是無窮無盡的。

這是一本我早期購買的魔術書,也因為書中詳盡的 Credit 讓我買了更多的魔術書 XD,這邊也介紹給你,希望你也會喜歡,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文章,請幫我按讚分享,讓我寫出更多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本集也可以用聽的,歡迎沒時間看文章的人直接用聽的。
https://open.spotify.com/show/1dTy9YCsGbGihtf0Aa7Ocp

如何閱讀魔術書籍

如何閱讀魔術書籍

本文譯自Vanishing INC. 原作者:瑞奇.史密斯(Ricky Smith)

譯者:Leonard Huang

前言

我記得幾年前參加 *湯米.旺達(Tommy Wonder)的研習會,那場研習會相當棒,而且他在研習會上念出研習會講義的內容,那本講義只是一張折起來的紙,上面寫著四句話。他念出那四句話,而那四句話就賣十塊美金(台幣三百左右)。接著他就開始表演效果,那些效果收錄在一本更大的冊子中,但那本冊子是免費的,但前提是,你必須要花錢買那一張研習會講義。這個故事相當中肯,因為那張研習會講義上,基本上就是一張書單,對魔術師的發展來說,書單上的書籍講明了「書籍」在任何一位魔術師的發展路上,是有多麼重要。對這個世上最偉大的魔術師與思想家-湯米.旺達來說,他認為閱讀書籍是如此重要,以致於要讓他宣傳這個理念給所有魔術師。因此,知道書籍的寶貴性與學習一些技巧並充分使用它們,對你來說可能有很多幫助。

開始:熟悉書籍

你有可能會為了學某個效果或手法而去購買某一本書,這樣你就可以直接躍入書海尋覓。我的建議是,試著不要這麼做,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充分運用那本書。很多時候,除了招式與手法外,有很多超棒的寶物隱藏在那本書的前言或書中的某個地方,會這麼說是因為那些寶物會提供你創作者的創作思路,或是提供招式的誕生源頭。因此,這些訊息會讓你更理解為什麼作者會想挑選某些效果,以及為什麼那些效果會如此傑出。舉例來說,一本匯集「撕牌還原」之聰明想法的書籍,它前言提到,撇除學術觀點來說,作者認為最值得一學的是書中的第三招。如果你沒看前言,你可能就會卡在第一招,而忽略書中剩下的內容。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你可能會因為想知道如何使用比較聰明的方式來維持小指間隙(holding a pinky break),而忽略了某個擁有非凡價值的內容。比如說:在 *約翰.卡尼(John Carney)的「Carneycopia」或魔術教授 *戴.維儂(Dai Vernon)的「Book of Magic」兩本書中,前言篇章就收錄整本書中最棒的魔術思想!

*麥克.史金納(Michael Skinner)建議在閱讀書籍時,手上一定要拿枝鉛筆。如果你不想在書上做記號,應該就要用筆記本來整理。史金納會在閱讀效果招式時,在那招上標記打上幾個「X」,三個X代表他真的很愛那招,並想實際使用它。因此,無論你什麼時候打開那本做記號的書,你可以快速找到你最有興趣的招式。請你想想如何系統化作記號的方式,並持之以恆吧!

學習效果

在學習效果時,你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比如你會先學手法,再來才是整個效果,或是你一步一步慢慢地學習整個效果。不論用什麼方式,扎實了解一個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先請你重複閱讀效果敘述,再來用觀眾的視角考量整個效果或方法,當然你的想法也要包含進去。此外,了解效果其實可以幫助你在閱讀教學部分時能夠更輕易上手,原因不外乎是你預先知道效果的脈絡,這樣也不容易迷失自我。

創造力思考:一旦你知道效果是如何運作,開始訓練你的創造力吧!先試想你要如何用其他方式達到同樣的效果;你可以用你獨特的見解、你知道的手法甚至是新想法都行。

當你真的徹頭徹尾理解你想要嘗試的效果後,試著花點時間,不要拿任何東西並閱讀教學部分,這樣可以讓你更理解該效果的方法。此方式會花點心力,你也可以稍微瞄一下教學的圖片部分。以此方式,下次你拿道具或配備要順過整個效果時,會更有準備。

當你在學習一個效果時,有一點要注意:不要太專注於文字而跳過圖片,反之亦然。請確保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太傾向於其中一方,分配好自己的專注力其實可以達到最佳的理解效果。

當學到一個比較難的手法時,請不要直接跳進練習的階段。在開始實行手法動作以前,先試著在腦海中想像實行手法的樣子。以長期來看,透徹了解一個手法,會產出更好的結果。

*厄德涅斯(Erdnase)曾說過:「為達到操控紙牌的至高境界,學習與練習無比重要。為達到娛樂目的,在熟練藝術上,需要花點心力透徹理解,這是最佳且最簡單習得手法的方式。」基本上,雖然很難避免這個壞習慣,但你在練習時應該要避免練錯方向,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最一開始就避免。

如果你發現書中並未解釋某個手法,通常都會引述至其他書籍。去查查吧!如果你無法馬上查到該書,筆記下來,晚點再去查,然後再回到原本那本書提及手法的部分。同樣地,如果你不太喜歡在花了很多錢買的書上作記號的話,用個便利貼或是記在另一本筆記本裡面。

紀錄效果

在你的筆記本(或任何適切的地方)中記下效果,並寫下那個效果的前置設定,以及需要用到的手法。只要用這種快速參考方式,就能有助於你記住那個效果,並省去重新閱讀教學部分的時間。

*羅貝托.吉歐比(Roberto Giobbi)建議你準備一副牌,每張牌上都各寫一招你的表演招式/流程。只要每次切牌,你就可以隨機練習你的表演招式/流程。你自己的程序會不斷擴增,而這種方式能夠讓你不斷練習,以及不會讓你對程序感到乏味。 (子超補充,可以參考我之前這篇文章

麥克.史金納(Michael Skinner)從*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與 *費契特.羅斯(Faucett Ross)學來一個方式,史金納會將所有效果分成三個一組,這樣就能讓你記住很多效果。這種方法會有效是因為你只要回憶三個效果中的開頭效果,就能夠串連全部。除此之外,這種方式會使效果之間自動轉場,或是產生某種戲劇化進展,這樣也能讓你的表演能力有相當大的進展,而非僅在表演過程,開始達成上述目標。

尋找更多能夠讓你學習的東西

研究書上喜歡的引述內容。通常那些引述內容會帶你到作者得到靈感的地方。這是相當有價值的一件事,因為你可以知道你最喜歡的魔術師到底為此加了什麼,或是忽略掉什麼。在進步的這條路上,學習一些古老的方法能夠指引你;甚至學習最初始的版本也能輕易做為自己創造力的起始點。

結論

魔術教授戴.維儂時常引用達文西的一句話:「細節造就完美,但完美並非是細節。」基本上,完美某件事並不只是過程,是努力的總結。所有小細節總和出的力量,能成就強大的效果。因此,花點時間了解是什麼因素讓你的表演值得觀眾欣賞,這很重要,也代表你要學習或研究。從書上學習是最佳的方式,並能挖掘出讓你驚豔的原理與想法。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指引你!

譯者注:呼~這篇真的不太好翻,但我覺得這篇對不管有在閱讀魔術書籍,或是沒在閱讀書籍的魔術師都挺有幫助。在翻譯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學到不少,如果真的能好好運用那些技巧,相信都能從書中受益良多。如有誤譯,還請告知,謝謝!

P.S. Special thanks to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 Ricky Smith and the cofounder of Vanishing Inc. – Andi Gladwin for agreeing me to translate Mr. Smith’s essay. Also, thanks to Morris Chang for explaining and provi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hen I did the translation. 

文中註解:

*湯米.旺達(Tommy Wonder):魔術界的祖師爺之一。

*約翰.卡尼(John Carney):魔術界公認頂尖手法家之一,著名書籍為1991年出版的《卡尼學》(Carneycopia)

*戴.維儂(Dai Vernon):魔術界大長老兼教授兼妖怪

*麥克.史金納(Michael Skinner):近距離魔術大師,曾向戴.維儂學習,知名作品為「免丟三張牌」(Ultimate 3 Card Monte)。

*厄德涅斯(Erdnase):《紙牌聖經》(The Expert at the Card Table)作者。

*羅貝托.吉歐比(Roberto Giobbi):《紙牌大學》(The Card College)系列作者

*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手法界知名作者、魔術師、學者

*費契特.羅斯(Faucett Ross):戴.維儂好友,曾用魔術娛樂羅斯福總統等知名人物。

本文原文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