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我看魔術

向前人致敬

向前人致敬 To Your Credit 魔術中腳註的重要性

向前人致敬

在魔術的學習路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動機,有人喜歡表演魔術,有人單純喜歡研究魔術歷史或理論,當然還有的人致力於魔術的創作,然而魔術的創作難免與前人難免有相似之處,因此魔術創作的「腳註」就顯得無比的重要。

學術論文上對於論文中的「Reference」有者嚴格的規定,但可惜的是,魔術創作上好像沒有這種約定成俗的方式,有人會認為創作出魔術我就大咧咧的販售就好了阿,為何需要花時間寫上這些註腳,太浪費時間了,但事實上,這些資訊對於魔術學習的後進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令人慶幸的是,魔術圈中有人看到這件事的重要性,Harapan Ong (王卿仕)認為這是一件必須嚴肅看待的事情,於是彙整了資料與資源,於2019年,在 Vanishing INC . 公司發表了一專門研究「腳註」的電子書,『 To Your Credit 』

本站的協同作者 黃柏翰 ( Leonard Huang ),看到這本書的問世,決定為魔術圈做一點事情,自動請纓擔任這本書的翻譯,也在徵得 Vanishing INC. 創辦人之一 Andi Gladwin安迪。格萊溫 )以及本書作者 Harapan 的同意下,進行了這一本書的翻譯。

但必須說,這一本書的翻譯難度的確有一點高,如何不失去原味,且兼具容易讀懂上,花了相當多的功夫,就以本書書名的 Credit ,這一個魔術圈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名詞,但怎麼樣的轉化為中文名詞,我們其實花了相當久的時間討論,最後成為大家眼前的翻譯。

現在這一本書終於完成了,但要怎麼吧這本書送給大家我們也討論了好久,現在,只要幫我填寫以下的表單,這本書的下載連結就會送到你的手邊,當然我也保證,您填寫的 Email 名單我絕對不會外流出去,只是希望能夠統計有多少人會願意下載這一本書,之後有關於本站的消息或是新文章也會通過這封信寄給你,如果你不希望之後被我「信騷擾」,信件當中也有退訂的功能,不要客氣,點下去就對了,這樣一本對於魔術創作有啟發的書,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下載,好好的看一下裡面的內容(強力建議也下載英文版一起看),對於魔術的學習,是絕對有幫助的。

現在,馬上填寫表單,我們繼續在魔術創作的路上前進吧。

我們魔術之路上見!

Leave this field blank

David Berglas 談觀眾管理

David Berglas 談觀眾管理

本文摘自 Genii Magazine 雜誌 2017 年 12月號:Richard Wisman (以下簡稱 R)對 David Berglas (以下簡稱 D)的訪談資料,而 David Berglas 因為劉謙,也變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子,之後我們再來介紹更多他的相關事蹟,今天挑選這篇他對於上台表演魔術這件事情的一些細節,包含怎麼上台,怎麼樣控制觀眾,以及讓觀眾有著良好回憶的細節。

R:你在表演之前會如何準備呢?

D: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必須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包含你怎麼被介紹出場,用什麼樣的方式走出來,甚至搭配什麼樣的音樂出場,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觀眾對你的第一印象,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當你出場表演,必須能夠將眼神的焦點關注到每一個觀眾,某些魔術師只會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前幾排的觀眾,將焦點投射到每一個觀眾有助於讓觀眾更有參與表演的感覺,會讓他們更融入你的表演。
(補充:對於這個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Juan Tamariz 的 The five points to magic 這一本書的 The Eye 篇,有很詳盡的解說)

R:你的很多表演都會邀請觀眾共同參與,你是如何挑選自願上台的觀眾?

D:我從不直接指定某些人上台,或是直接問觀眾上台參與,因為通常這樣做有時候有的觀眾會覺的很糗,難以配合,或是挑到一些根本不想配合的觀眾,因此我的方法會是在表演的時候,我會說等一下會需要一些自願上台的協助者,通常我會說,等一下的表演我需要六個男的,兩個女的,這樣會讓觀眾做好準備,有一定的心裡預期,說來奇怪,在我說完這些之後,之後我講到『好的,現在我需要我的協助者上台。』,這時候通常都會出現很多的志願者上台,有時我都需要拒絕過多的觀眾上場。

R:這個方法很有趣,有時候我們常看到一些魔術師在挑選觀眾上台的時候浪費了很多時間。

D:現在你知道了,有時候我的一些魔術師朋友問我為何能夠輕易挑選觀眾上台的訣竅了。

R:那你如何避免這些觀眾被認為是暗樁的可能性呢?

D:有時候我會丟紙球下台,讓志願上台的觀眾去接,而且我會說明,如果你不想上台,請再將球丟出去,來避免觀眾會有暗樁的感覺。

R:那他們上台之後呢?你會問他們的名子之類的嗎?

D:我會一邊握他們的手,一邊感謝他們上台參與表演,但除非是程序需要,不然我不會主動問他們的姓名,有需要的話,我頂多問他們的姓,但不會問他們的名子,避免等下忘記觀眾名子之類的問題;我尊重每一個上台的觀眾,並且盡可能的讓他們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訣竅在於永遠視每一個上台的觀眾都覺得他們是某個領域的專才,並且都真心覺得他們比你還要聰明,當然,有時這一點很難做到,但記住,魔術師的專業就是表演魔術。
(補充:為何我覺得這個看起來好酸 XD)

R:那你會怎麼面對那些已經上台但不配合的觀眾?

D:當然有時候你會找到一些想要在自己朋友前顯得自己很聰明的觀眾,或著是一些已經喝到 high 的觀眾,這時候可以靠一些幽默的方式來處理,別忘了,在舞台上你就必須掌控這一切,當然,如果真的遇到一些極端的觀眾,我會宣稱,我現在需要在場最聰明的觀眾協助我,才能讓這個表演更完美,邊說我會邊看著這個麻煩的觀眾,邀請他的協助,比如說請他拿著等下要揭曉的信封,然後請他站到舞台的最邊旁邊,左手作一個姿勢,右手拿著信封,然後繼續我的表演,有時候會走到這個觀眾的旁邊調整一下信封的角度,讓他覺得這個表演是需要他的,表演結束後,我會將觀眾帶回他的座位,並且感謝他的參與,但絕口不提那個信封的事情,對其他看表演的觀眾來說,舞台上不配合的觀眾是很討厭的,有時候我這樣做,會激起觀眾更多的掌聲。

R:真是趣味的處理方式;有時你表演的程序很複雜,那你是怎麼化解程序出錯的問題呢?

D:程序有時的確複雜,但對觀眾來說必須是直觀並且清楚知道你在做什麼的,如果觀眾覺得不了解你表演的東西,即使是一絲絲困惑的想法,對表演者來說都是失敗的,在我的表演中,大多數我都不會先預告等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當我在出錯並且改變魔術結尾的時候,不會有觀眾察覺到絲毫的不對勁,有時我會強調等下表演的困難之處,並且說明觀眾將見證到什麼樣的奇蹟,當程序完成時,觀眾將有體驗到不可能的發生,對於觀眾來說,這將是永生難忘的回憶。

綜合來說,大多數的大師的說法都很類似,尊重觀眾,多幫觀眾思考,不要讓觀眾覺得被玩弄,就是最佳的心法。

紙牌魔術超無聊

紙牌魔術超無聊!!!

常常聽到一些魔術師跟我抱怨:『紙牌魔術超無聊,觀眾需要多變,需要不同的刺激,整場都表演紙牌魔術根本行不通。』是的,某種程度上我同意,如果整場都變『一樣』的紙牌魔術的話。

我是一個專門變紙牌魔術的魔術師,是的,一場三十分鐘全部都是紙牌魔術的紙牌魔術師,如果紙牌魔術真的那麼無聊,我又怎麼有辦法娛樂到我的觀眾呢?訣竅在於,觀眾在我的表演中每一個橋段都能獲得滿足,我秀中充滿個人特質手法精湛的賭徒也都能勾起觀眾的好奇心,並且期待這一切都能讓他們獲得新知,甚至是一些他們聞所未聞的神奇經歷。

紙牌魔術超無聊

這邊是為何一般魔術師表演紙牌魔術會那麼無聊的理由,如果每次都變那種傳統中,你們選一張牌,然後我用某些聰明、觀眾不知道的方法找出來,你一次又一次的表演這樣的東西給觀眾看,觀眾就開始想『喔~所以他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找到我的牌。』然後就句點了 XD,當然,觀眾絕對不知道你怎麼做到的,但他們可以感受到,反正最後都會找出我的牌,那麼是的,這就是那種無聊的紙牌魔術,他們不再有被娛樂的感覺。

我當然也有一些程序是找出觀眾所選的牌,但細節上一定大相徑庭,比如說,我會示範觀眾選牌後,我是如何於洗牌的時候追蹤觀眾現在的牌在牌疊當中的什麼位置,但我不只是只定位觀眾所選的牌,我還會同時追蹤其他三張同的點數的牌,因此,找到觀眾的牌變成我程序當中的一小部分,但找到其他的部分我可以營造出更高的意象,一個更清晰完整的程序,對你的觀眾而言,你不但有能力在洗牌的過程當中追蹤某張牌,你還有能力去控制每張你想要的牌,這就突顯出你單單找到觀眾選中的牌的不同之處。

有時候我會表演發底牌或是發中間的牌,這些都刺激了觀眾想要更近距離的觀賞我的表演,有時候會有讓他們置身於賭城的錯覺,尤其是我們拿觀眾的錢當作賭注的時候。有時我會跟觀眾說,我在私人賭局或是賭場差點被抓到但又如何使用其他手法化解僵局的故事,故事中有衝突,有時候有比我更厲害的賭徒出現,但最後我想到更聰明的解決方法,觀眾在我的故事當中沈浸於牌術中的欺瞞與賭局的發展,

當然在我的表演當中還有許多不同的發展與橋段,但永遠記得,娛樂觀眾的心,多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那你就不會總是落入每次都是相同無聊魔術的窠臼。

本篇文章感謝 Jason Ladanye 的授權,其實的確很多人都會犯一樣的毛病,我們學了那麼多的魔術不就是為了要娛樂觀眾嗎?有時候不過是一些細節的變化,就可以讓觀眾有不同的觀感,為了給觀眾更好的觀感,我們一起加油吧。

補充:Jason Ladanye 是知名牌術師 Darwin Ortiz 的學生,如果看過他的表演,會發現他有濃厚的 Ortiz 風格,不論是展牌的方式,與持牌的動作,幾乎是一模一樣,Jason 的書中很多程序也是墊基於 Ortiz 的程序下進行了修改,但也有自己的風格,我曾經買過他網站上販售的『迷你牌墊』,個人非常喜歡,大家可以等他網站特價的時候購買,推薦給大家。

 

Magic Magazine 再見

Magic Magazine 再見,在以前的文章曾經介紹過如何訂閱國外最大宗的兩本魔術雜誌,但在今年 8 月,Magic Magazine (這邊就不做翻譯了,不然通篇寫著 魔術雜誌當中的魔術雜誌,大家應該都看不懂在寫什麼吧? XD)的第三百期雜誌,突然宣佈要停止雜誌的發行,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非常意外,這本發行 25 年的雜誌突然就這樣說要停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雜誌編輯 Stan Allen 打算在這最後出總共 25 期的特別魔術期刊,叫做「Magic Legency』,在此同時也宣布這 25 期特別版當中將邀請世界最著名的魔術師,預計這 25 期雜誌將成為魔術上的經典,成為真正的傳奇,因此取名 『Legency 』,這 25 期雜誌的價格為 225 美元,雖然貴,但想說這怎麼樣都應該會成為很好的收藏,就義無反顧的訂閱了。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在八月底我訂閱了之後,看到魔術圈許多大師開始介紹,比如說 Garrett Thomas 宣布將在第 324 期當中解釋他的「筆穿硬幣」的程序,影片如下:

在這麼多的消息釋出之後,劇情卻突然急起直下,到了九月底雜誌編輯突然宣佈:『抱歉,雜誌無法出了』,而且並不是無法如期出刊,而是這 25 期的 Legency 就此無疾而終,變成了傳說中的經點(因為連發行都不會發行了 XD),以下是雜誌編輯的聲明影片:


最後, Magic Magazine 出這最後一期的雜誌,這一期雜誌將會是 Magic Magazine 史上最厚最多內容的一期,而且將不會有電子版的版本提供,目前得知這一本的內容將會有一些新公布的程序如:

Max Maven (Parallax)
Jim Steinmeyer (Conjuring)
Richard Kaufman (Inner-Workings)
Jon Racherbaumer (Inside Out)
Joshua Jay (Talk About Tricks)
Paul Gertner (Questions)
Jeff McBride (The Show Doctor)
David Kaye (Turn It Around)
Charlie Frye (Eccentricks)
Kevin James (Choice Secrets)
Master Payne (Paynefully Obvious)
Mike Caveney (Classic Correspondence)
Martin Lewis (Making Magic)
Mike Bent (Bent on Deception)
Steve Reynolds (Monk’s Way)
Simon Coronel (Walkabout Soup)
Mark Kornhauser (For What It’s Worth)
Ian Rowland (Loving Mentallism)
and our special guest Chad Long (In One)

最後引用雜誌編輯 Stan Allen 在這第 300 期的雜誌寫到一句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

I am looking to cover the art of magic, good and bad.

是阿,在學習魔術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是一直在追求魔術的美與善,無論是好還是壞,在精進魔術的這條路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

Play Fair 台日合作撲克牌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是募資網站,簡單的說就是有些人有一些點子,但因為某些因素,無法直接將產品生產出來,所以利用募資的方式,將產品分開包裝成好幾個配套方案,讓大家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方案去資助,當達到贊助金額才會去真正執行這個方案,如果沒有達到目標,這些金額也會退回去給大家,所以理論上對雙方來說都是有保障的。

而魔術界當中比較常出現會利用募資網站的就是 kickstarter 這一個網站,兩年前左右,許多魔術師也利用這個網站成功募資到幾副膾炙人口的牌,(當然也有一些收到之後讓人破口大罵的 XD),但也因為募資網站就算募資成功背後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最後什麼東西都收不到,所以有時候一些牌評對於募資網站上面的牌都是盡量不碰的,雖然也會贊助,但沒有收到牌之前,通常是默默不出聲的,因為真的未知的變數還太多,但大概因為印牌風氣太甚,值得一提的是DD兄弟他們甚至還成立自己的牌的募資網站 ,但個人不是很喜歡,總讓人覺得他們只想把消費者當搖錢樹的感覺 XD。

既然前面講了那麼多對募資網站的不滿,為何今天還要寫這麼一篇網站呢?其實是因為這次在  kickstarter 這一次出現的募資產品相當特殊,值得花點時間跟大家介紹,首先先讓大家觀賞一下這段影片:

日本攝影師 Kei Izumi

所設計的(在之前的 FISM AISA 成績速報中也有使用過他製作的圖片素材,再次跟他致謝),而牌的印製是在台灣找尋類似 Bee 材質的牌,特別的是,他還有兩組牌盒 都是由台灣白鴿子劇團的阿堯

所製作的,所以這一副牌不折不扣有著純正的台灣血統與日本的美學設計,我想不出有不介紹他的理由,雖然 TMA 卸任的扛霸子 YoYo 林芷帆一肩扛起台灣收大家的費用,但大家想想,她好不容易卸下 TMA 的重擔,大家忍心再讓她一筆一筆辛苦的去對帳,然後到時候收到東西,扛起一大袋的撲克牌,一個人背著比她還要重的牌去郵局幫大家寄掛號,想到那個畫面我都快哭了 XD

而有關於這副牌的其他介紹在 YoYo FaceBook 的網誌寫得很清楚,我們這邊就不重複了。

所以今天要教大家怎麼樣怎麼樣自行利用 Kickstarter 網站來資助 Play Fair 這一副撲克牌,而且以目前的趨勢來看這一副牌的募資大約差八百美元(約兩萬四千台幣),所以我想應該不會流標,大家可以放心的集資,一起來支持這個中日合作的心血,只要先準備好你的信用卡,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登入頁面

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登入太多資料,可以直接使用你的 FaceBook 帳戶登入

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登入太多資料,可以直接使用你的 FaceBook 帳戶登入

登入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這邊我們可以搜尋這邊有多少個撲克牌在募資,我們用關鍵字 『Palying Card』來搜尋。

大家可以發現,有非常多的撲克牌,有的非常的漂亮,有的也都達標了,但不知道多少是詐騙集團呢 XD

這邊大家也可以直接搜尋我們的標的物『Play Fair』或是點 kickstarter 這個連結

一樣可以發現旁邊也有相當多的贊助選項,但內容就如同 YoYo 在網誌中說明的一樣,這邊就不重複了,這邊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支持,我選擇了一個牌夾加上一副牌的搭配,總共是45美元,點下去

會直接跳到 Amazon 信用卡的畫面,這邊會跳轉到 Amazon 的網站,但就跟普通網站登錄信用卡的方式一樣,非常簡單,我想大家都會,這樣一切就都完成了耶。簡單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最擔心的運費,這邊我舉另外一個也在募資的撲克牌為例,隨便點開一個

大家會發現,幾乎都要收運費,而這一次的 Play Fair 因為不含運費,所以其實是相當相當划算的,真的建議大家可以直接的網站購買,剩下幾天而已,大家衝吧。

練習撲克牌魔術的幾個小訣竅

這篇文章是延續之前的 《 Secret Twitter 》而來的,這幾天看到幾個練習撲克牌魔術的小訣竅,想要跟大家分享:

一、適應在不同的情況下都能練習同樣的手法,如藏牌,你可以在睡覺、吃飯、喝咖啡甚至是跟人聊天的時候都可以練習,讓自己習慣在不同的狀況下都維持自己的手感。

二、多加一疊牌到你平常的練習牌中,用他來練習手法,等你換正常張數的時候,你會發現輕鬆不少,很多手法都會覺得很輕鬆。

三、準備五副由新到舊程度的牌,每次相同的程序都練習五次,從新牌開始,練習到最舊的牌,這樣無論你表演的時候拿到什麼樣的牌,你都能夠迅速上手表演。

四、如果可以的話,什麼手法都練習能夠單手做到,這對於實際表演是非常實用的技巧,可以幫你省下很多錯誤引導的功夫。

這幾天我自己已經用這些方法在練習我的手感了,我發現有些技巧的熟悉度跟掌握度都有進步,果然有些東西大師只要隨便一指點,就能馬上點出問題。

當然 Giobbi 還有分享很多其他的東西,每一天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可以看他寫一篇文章,其實蠻享受的,Giobbi 的用詞遣字都不會太深,我覺得就算英文程度不好的人也能夠輕易上手,花點小錢這樣練習英文跟魔術,我覺得算超級划算的。

 

如何創造自己的魔術秀

之前一直有人問我:「奇怪,子超,之前看你介紹白鴿子劇團的社團活動,然後呢?怎麼就無聲無息了?真的還有在辦活動嗎?」,的確某種程度白鴿子劇團的社團活動就像是秘密結社一樣,所以我怎麼能說前幾次的社團活動當中胡凱倫老師不但來教學一些超屌的程序之外,還分享了他寶貴的實戰經驗,見到凱倫老師你才懂為何他被大家稱為《實戰大魔王》,還有前陣子簡單的社團成果發表,看到活生生蠍子有關的超神奇程序,這些講出來大家只會覺得是在炫耀而已,與其講出來被大家責備,所以我乾脆選擇一律不講 XD。

但這週聽到武老千跟大家分享的東西,我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覺得這東西不分享出來,我不配做為魔術部落客XD,這一週老千分享的就如同標題所提到的『如何創造自己的魔術秀』,每一個人學魔術的企圖都不一樣,因此設定的目標肯定也不一樣,但如果能有一場自己的魔術秀,是不是一件讓人很心動的事情呢?

老千的開場先從他的七場《魔術秀》的製作談起,這七檔表演各有特色,都有不同的風貌與呈現,比較被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老千自己的「禮物」、蔡阿砲的「小彼得的魔術箱」以及周瑞祥的「玫瑰五月」,我們分別先來看一下這三部的宣傳影片:

由影片更是能夠深切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風貌,都同樣的都是出自於武老千的製作,所以我想『如何創造自己的魔術秀』,這一個題目由他來說,的確是恰如其分。

內容的部分老千從表演談起,談到要了解自己,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表演,才有辦法去做出自己的魔術秀,這一個部分我覺得放到任何表演來說都是一樣的,很多表演都是先從自我的追尋開始,表演都一樣,如果不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風格,那就是多表演(聽起來好像繞口令 XD),所以了解到『你是誰』是表演者一生的職志阿。

實務的部分老千講的非常細,從秀的前期申請補助或贊助、票務到後期的燈光、技術、舞台監督的部分都講解的很清楚,但很多想辦公演的魔術師大多都會卡在第一步,其實欠缺的就是「勇氣」、「決心」,有些事情,只要頭過身體就會跟著過,如果沒有踏出第一步,機會是永遠不會降臨的,魔術秀永遠就只是紙上談兵。

當然當天老千的分享還有更多的細節,但尊重社團的伙伴,我不能跟大家說太多,也許有天老千會願意再跟大家分享一樣的主題也不一定,但現階段,這些東西暫時只有白鴿子社團活動的伙伴有聽過,聽完老千這一次的分享,我已經在心中打造我的魔術秀的樣子了,你呢?你也希望來一場自己的魔術秀嗎?

社團伙伴分享的心得:

你是誰?每個魔術師應該去認真想這個問題,
尋找適合自己的魔術效果及表演風格。

與其盲目的亂學,不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魔術
不但能增添表演的精采,更能發揮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創意與巧思。

你是誰?凡是先認識及了解自己,找出自己適合的表演風格,然後不斷的練習及表演。

找自己。

 

伍迪艾倫 魔幻月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部跟魔術相關的影片,所以熱愛魔術的我,每一部跟魔術相關的電影,也都會吸引我走進電影院,昨天心血來潮帶我媽去看我一直很喜歡的伍迪艾倫的《魔幻月光》,進場後很慶幸的,還好有帶我媽一起去看,不然整場電影院應該會被我一個人包場 XD

魔幻月光這個故事從 1928 年的柏林開始,一開始由魔術師【史丹利】假扮的中國魔術師【魏靈蘇】變舞台魔術開始,他的好友【霍華】請他協助揭露靈媒【蘇菲貝克】,所展開的愛情喜劇。

首先要說的是魔幻月光這次扮演史丹利的柯林佛斯,我覺得比扮演蘇菲的艾瑪史東還要精彩很多阿,尤其是他傲嬌的樣子,幾度讓我在電影院狂笑阿 XD(尤其電影院中只有兩個人,可以放聲狂笑 XD)。

伍迪艾倫每一次的腳本當中,都充滿許多睿智的對話,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這一次在角色的名子其實也有許多玄機:史丹利假扮的中國魔術師魏靈蘇,其實是以外國魔術師【羅賓 威廉森】所假扮的中國魔術師 【程靈蘇】(Wiki 翻譯為 程連蘇,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翻譯)為原型,而史丹利一生中不斷挑戰假靈媒,並一一破解,但目的其實是再找尋真正的靈媒,這個部分其實是從另外一個知名魔術師【哈利 胡迪尼】而來的,雖然電影當中魔術的部分著墨不多,但這個部分的小巧思我蠻喜歡的。

那艾瑪史東扮演的蘇菲貝克呢?其實這個部分也跟大魔術師胡迪尼有關,胡迪尼曾經在挑戰靈媒的時候,挑戰了一個當代非常有名作家【柯南 道爾】爵士的老婆,因為柯南道爾爵士的老婆號稱也是非常知名的靈媒,但胡迪尼因為抓到他老婆的破綻,識她為假靈媒,在媒體大張旗鼓的撻伐,並直指柯南道爾跟他老婆都是騙子。咦?講了老半天,好像還是沒有講出關連性阿?有的,大家記得柯南道爾爵士筆下最著名的福爾摩斯住的地方是什麼街嗎?XD 雖然好像是玩笑,但我相信這應該有一定的關連。

本片的劇情其實相當簡單,平常喜歡魔術的朋友搞不好跟我一樣,看不到十分鐘就可以猜到結局了,但一開始看到表演魔術舞台上寫的「這座宙的幻想」一直讓我想老半天到底是什麼意思,後來想到這部電影的英文原片名《Magic in the Moonlight 》我才豁然開朗,應該是導演找的人寫錯了,他想寫的應該是「這宇宙的幻想」吧 XD

隨著電影的情節發展,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到底蘇菲是不是真的靈媒,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能力,但換各方向來思考,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如果真的希望聽到心愛人的聲音,這真的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寄託,有時候人不需要的是實話,而是他們選擇相信的假話阿;史丹利雖然一輩子服膺科學,但如果一切事證放在他的眼前,他就會願意拋下一切的心防,全心全意的向全世界宣布他發現了蘇菲這個真正的靈媒,也許,愛情真的是最強大的魔法吧?

姑且不論這部後續的劇情合不合理,但我愛極了這部小品電影,電影中輕鬆的配樂讓我邊看電影邊覺得極度的放鬆,如果喜歡魔術的朋友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覺得沒有什麼魔術成分(其實還是有啦,但真的不多),喜歡伍迪艾倫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一部他發揮的不夠,但我真心覺得這是一部可以讓你看完心中會覺得暖暖的的一部電影,這邊推薦給大家。

台灣魔術愛好者有多少人

台灣魔術愛好者有多少人?

這個問題其實我想了非常久,也跟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答案也都不一樣,大多也只能用猜測的方式去找答案,在電視節目《大魔競》最盛行的時候,相信應該是台灣魔術愛好者數量達到最顛峰的時候,一個魔術前輩甚至開玩笑的說:「以前人說西門町的看板掉下來,壓到十個有九個是大學生,現在呢?壓到十個人應該有九個說是魔術愛好者。」,雖然說起來很好笑,可是又有幾分真實,可是~我還是沒有得到我要的答案阿。(好友李傑中提到,如果是 X 教授應該可以用他的感應能力,像找變種人一樣,找到魔術愛好者的正確數字吧。 XD)

這一個問題直到我昨天與《武老千》專訪的過程中(詳昨日專訪文章),他無意間提到,本來『魔術開箱文』計畫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但莫名發現居然有一千五百人去看,本來我也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感覺,但靈機一動,這個數字會不會跟台灣魔術愛好者有關呢?所以我先將台灣目前的魔術愛好者做一個定義,我定義所謂的魔術愛好者不是只會一兩招魔術的那一種,而是會去關心魔術資訊,會主動去找新魔術道具的資訊的人,而我想對這些魔術愛好者來說,『魔術開箱文』是一個可以幫助大家過濾資訊,取得真正想看魔術資訊的平台,將以上資料整理後,我想這些人應該很能夠貼近台灣魔術愛好者的人數。

 

定義訂好之後,我將《白鴿子魔術劇團》所有的開箱文影片點閱率做了一個整理,開箱文總共拍了三十六集,其中去掉極值(最大與最小的數字),得到一個平均值,而這個平均值必須要扣掉來自台灣以外的流量,我以我網站點閱的國籍別來看,台灣以外的流量大約是十分之一,而我假設『魔術開箱文』計畫可能外國人看的比較多,算兩成好了,因此算出來的平均值必須要打八折,然後加上有些可能年歲比較大的魔術愛好者,他們可能財力比較雄渾,也比較不擅於使用網路,還有年紀更小,因為電視魔術的盛行,愛上了魔術,但又沒有網路的魔術愛好者,預估這些人大約佔一成左右,換算出來的數字是「1188」,我想這個數字應該很接近台灣魔術愛好者的人數。

 

一早將我這個發現很高興的跟朋友分享,好友《囧德》提醒我,這樣的推理很接近【費米問題】,我才赫然想起這個東西,費米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以有限的數字去推估想要推測的數字,其中最有名的問題是(以下的解說很有趣,因此直接引用自 Wiki 網站):

「在芝加哥有多少鋼琴調琴師」,一個典型的答案或包括一系列估算數據的乘法。如果估計正確,它將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比如說,我們會採用以下的假設:

  1. 大約有5,000,000 人生活在芝加哥。
  2. 在芝加哥平均每個家庭有2個人。
  3. 大約在20個家庭中有1個家庭有定期地需要調鋼琴。
  4. 定期調琴的鋼琴每年需要調整一次。
  5. 每個調琴師大約需要2小時調琴,包括路上時間。
  6. 每個調琴師每天工作8小時,一周5天,一年50周。

通過這些假設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年在芝加哥需要調整的鋼琴數量是

(5,000,000 人在芝加哥) / (2 人/家) × (1 架鋼琴/20 家) × (1 架鋼琴調整/1年) = 125,000 架鋼琴在芝加哥每年被調整。

類似地計算出平均每個調琴師

(50 周/年)×(5 天/周)×(8 小時/天)/(1 架鋼琴/2小時) = 1000 架鋼琴每年/1調琴師。

做除法得到

(125,000 架鋼琴在芝加哥每年被調整) / ( 1000 架鋼琴每年/1調琴師) = 125 個調琴師在芝加哥。

上述的方式,相當的科學,結果翻閱當年的芝加哥電話簿,扣掉重複的人,最後得到電話簿上的鋼琴調音師人數是 108 人,所以我相信這樣的推理流程應該是對的,依照這樣類似的邏輯,我覺得我估出來的數字應該很接近了,如果上下一成的差距,台灣魔術愛好者的人數應該是 950 人到 1300 人左右

 

當然,這只是我的推測,提供這數字給大家參考,重點是在思考的過程當中,我很享受這些從數字當中找一些軌跡,可以讓我的腦袋去思考,這個答案不見得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我知道,這個數字絕對是在 Google 尚無法找到答案的;我相信很多數學比我好的人應該有更完整的思考,但我覺得數字不會差太遠,跟一些朋友聊到這個數字,有的覺得是高估,有的覺得是低估,但大多都是憑直覺去作答的,很少人能夠量化數值,不論結局是對是錯,都應該先思考過阿。

 

好了,我提出的問題我找出答案了,那如果我問台灣職業魔術師有幾個人?有人能告訴我嗎? ^_^